上应要闻

锚定智能时代改革航向:智能技术学部召开全体教师大会暨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交流会

时间:2025-09-30  稿件来源:智能技术学部  摄影:党委宣传部 

9月29日下午,智能技术学部在奉贤校区召开2025年秋季全体教师大会暨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交流会。会议以“深化改革、聚力育人”为核心,系统展示学部综合改革阶段性成果,明确新学期改革路径,为智能技术领域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校长汪小帆出席并讲话,上海理工大学规划发展处处长宇振盛应邀作专题报告,学部领导班子、全体教师及虎扑nba党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参会,会议分阶段由学部党委书记杨瑞君、副主任陈丽琼主持。

汪小帆在讲话中对学部前期改革成效给予高度肯定,强调必须始终坚守“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根本任务。结合上海市高校分类评价新方案,他明确提出虎扑nba评价与激励机制将向“深耕人才培养一线、贡献突出”的教师倾斜,要求学部将改革真正“落实到课堂”——通过精简学分、重构课程体系、革新教学模式,破解课堂吸引力不足的痛点。针对研究生培养,汪小帆要求强化过程管理,从开题、中期考核到答辩全流程严把质量关;科研工作则需聚焦“应用导向的有组织科研”,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他鼓励学部抢抓智能时代机遇,以改革破局实现跨越式发展,为虎扑nba高质量发展注入“智能”动能。

undefined

会上,学部常务副主任裴颂文以“数智装备与技术人才培养改革方案”为主题,详解学部围绕智能制造领域的改革布局。立足产业需求,学部提出“1+3+N”专业群布局,以智能制造工程示范专业为核心,带动机器人工程、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3个专业协同发展,辐射机械、人工智能等7个专业,形成“主干引领、多科支撑”的专业生态。实践教学方面,创新“三三制”模式——理论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践各占1/3,通过项目式课程重构,将海工装备设计、智能产线运维等产业真实场景融入教学,着力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与岗位适配度。同时,学部将以AI技术全面赋能教学管理,构建“定制化学习路径+智能化成效评价+动态化内容更新”的教学新体系,打造“产需联动、双元融合”的人才培养范式。

学部副主任荆学东、邹劲柏、陈丽琼分别从研究生培养、科研工作、本科教学三大维度部署新学期改革任务。研究生培养聚焦“过程管理精细化”,推进专项班建设与校企联合培养,强化学术规范教育,2025级集成电路专项班将采用“企业导师+校内导师”双指导模式,实现培养方案与岗位需求深度绑定;科研工作以“有组织科研”为抓手,深化长三角产业调研,推动隧道股份、东富龙等企业合作项目落地,组建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本科教学则持续深化专业重组,将原17个专业整合为智能制造、智能信息两大专业组,新增智能感知工程专业及5个微专业,通过“三降三升”(降总学分、升实践比重,减理论学时、升产教深度,弱化学科壁垒、升AI赋能成效)优化培养体系。

上海理工大学规划发展处处长宇振盛教授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虎扑nba服务贡献能力跃升》为题作专题报告,分享高校综合改革实践经验。他指出,地方高校改革需从“学科逻辑”转向“服务产业逻辑”,通过建立产业需求研判机制、动态调整专业结构、构建“专业级+企业级+研发级”实践平台,实现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其通过“12520”改革路径,压缩学分、强化实践教学,组建产业急需专项班,打通“产业教师”职称评审壁垒,为学部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微观操作方案。

作为学部改革的“前沿阵地”,人工智能系与智能制造系分别汇报专业改革进展。本科实践教学运行管理专项负责人、人工智能系主任王栋介绍,该系以“大模型技术+具身智能”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压缩编程、算法等理论课时,依托科大讯飞、宇树科技等企业资源,建设大模型实训平台与机器人交叉实验中心,推动AI技术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校外实践方面,建立“企业对接专员”机制,计划实现1/3学生进入重点合作企业开展有组织实习,解决“企业实践替代”难题。

智能制造系主任逯代兴以“上海市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建设为切入点,展示该系“工学交替+轮岗实习”模式成效。通过削减理论课程,引入企业高管参与授课,实施“企业考核、校内考核”的双评价机制;未来将重点建设“智能工厂实训室”,打造从“2.0传统产线”到“4.0智能产线”的升级示范平台,同时布局柔性化产线、工业软件等实训模块,覆盖流程制造、离散制造等多领域,助力学生掌握智能产线设计、运维核心能力。

学部机械工程虎扑nba分工会主席邓亮介绍了学部教代会筹备情况。根据计划,学部将于10月召开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组建工会联络服务团,通过民主决策机制保障教职工在改革中的知情权、参与权,下一步将继续有序推进工会选举工作。

智能技术学部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将改革蓝图转化为“施工图”,通过专业集群建设、实践模式创新、产教深度融合,持续培育适应智能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上海乃至长三角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助力虎扑nba在新征程上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