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 训 释 义
关于“明德”
“明”在此作动词,其义为“清楚,懂得,知晓,明白”等,引申为“学会”(通过学习而掌握)。
“德”,指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规范,如公德、道德准则;又指个人内在的优良品质,如美德、品德;还指德行,即有道德的行为。中国文化中,“德”被认为立身之本。
“明德”,即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做有德之人。儒家经典《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注重品德修养,诚实守信,是现代社会的通行证,品德高尚是首先要达到的目标。
关于“明学”
“学”,指分门别类的系统知识,如哲学、数学、化学等;又指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如学问、学术、学识、博学多才等。“学,识也。”(《广雅》)。
“明学”,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怎样治学。“明学”更加强调对学问的追求,强调使学生掌握做学问的方法,强调学以致用。
关于“明事”
“事”,指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与活动,如事情、事件、事业等;又指职业,如“谋事”,即找职业、找工作。
“明事”,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怎样做事。中国传统文化把“会做事”作为对人的一种积极评价,“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现代大学教育十分重视对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做事的能力。明事,重要的是“明事理”、“明事功”、“明事巧”,即懂得做事的道理、做事的价值、做事的技巧,符合我校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