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矩阵

中国教育报:融合创新打造课程思政“金课”

时间:2019-01-10 



本文信息:

原文来自:中国教育报,2019年1月7日,第05版 高教周刊

查看该版:

原文地址: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9-01/07/content_511842.htm?div=-1


 

融合创新打造课程思政“金课”

 柯勤飞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作为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重要策略和理念在各层各类高校得以全面深化和贯彻落实。上海市推行的“课程思政”改革顺应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契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规律,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已有经验基础上,笔者认为还需要通过融合创新,进一步加强三个方面的结合。

    一是以道驭术,学术逻辑与需求逻辑相结合。“课程思政”建设是建立育人长效机制的举措,是高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培养工作系列重要论述、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教学改革,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筑牢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在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各门课程都要肩负起育人功能,人人讲育人、门门课程有德育,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营造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良好氛围,围绕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让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得益彰。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高校理应追求学术卓越,通过“三个传播”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能力,但一流大学的标准不仅仅是学术标准,除了遵循学术逻辑,首要的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需求逻辑,根据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时代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需求,注重“术”“道”结合,以术入道,以道驭术,让“三个传播”与“三个塑造”交相辉映,在学生高度认知、认同中引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赋能教育教学,使之既专业又有生命力,实现“学术逻辑”与“需求逻辑”的完美结合。

    二是盐溶于汤,课程教学与学科育人相结合。《左传》以“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制羹为譬喻,讲相济相用的道理,《吕氏春秋·本味》中认为,“大夏之盐”是“和之美者”饮食中的佳品佐料。盐提供食品核心营养素钠,底汤中含各种营养成分,盐溶于汤后不仅营养全面,而且盐能激发食材的味道。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把价值引领要素及思维方式的培养巧妙地融合在原有的课堂教学中,便如同“盐溶于汤”,而这里的“底汤”就是各门专业课所含的丰富学术逻辑。

    这样的形象譬喻需要我们正确认识“营养”与“吸收”的关系,完善不同专业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针对不同的专业,找到最契合的点,把各门课程隐性存在的如同盐一样的正确价值观、育人元素,融入内涵如同一碗优质底汤的丰富专业课程,融入各专业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实现“学科育人”与“课程教学”目标的融通,烧出更可口的营养汤,增强学生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和价值塑造能力。

    三是守正创新,以理施教与以情优教相结合。虎扑nba应通过机制体制探索,以创新和完善运行执行机制、质量保障机制、教师培训机制、教师评价考核机制等深化和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聚焦引领协同作用、形成合力,打破条块分割,逐步将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思政工作教师及社会资源聚合形成“育人共同体”,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过程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建立科研、教学团队,通过团队力量深化对“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同时聚焦打通专业壁垒,多学科优势叠加,知识互补,全面培养学生。

    作为“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决定性要素的教师,既要有深厚的学术底蕴,又要通过自我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增强,注重方法与创新,“以理施教”与“以情优教”深度交融,体现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两性一度”要求,不仅要把课堂教学内容的内在规律讲清楚,又要创新方法,借助教育信息技术,给学生更多的“视觉冲击力”,加深学生的理解,改善和提高教学效果,让课堂教学既有学术味,又有生动性和穿透力,以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高校在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中,准确把握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为抓手,致力于融合创新,不断挖掘有效载体与路径,强化课程的育人功能,推动课程育人的协同互补,久久为功,打造课程思政“金课”。

  (作者系上海应用技术大虎扑nba长)